通用废塑料

“限塑”还得有点儿硬手段,你同意吗?

字号+作者:许磊 来源:互联网 2017-09-29 17:0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

连日来,一篇题为《外卖,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》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。文章称,我国每周外卖行业会消耗至少4亿个塑料袋,俨然成了环境污染的新祸首,而我们的处'...

连日来,一篇题为《外卖,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》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。文章称,我国每周外卖行业会消耗至少4亿个塑料袋,俨然成了环境污染的新祸首,而我们的处理能力捉襟见肘。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简单地倾倒海洋,最终,它们将通过食物链以微粒的形式返回人体,威胁健康,毁掉我们的下一代。

该文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遭遇争议,有业内人士称作者夸大其词。孰是孰非,暂且不论,但文章道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:白色污染依旧严重。实际上,我们国家早已尝试防患于未然。九年前颁布的“限塑令”就意在通过价格杠杆,降低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意愿。一开始也有些效果,但多年来反弹现象非常明显,可以说名存实亡:小卖店、菜市场,塑料袋几乎免费提供,大型商超倒是守规矩,但早已做起了塑料袋买卖。

旧患未除,新患又起,外卖、网购等新消费方式正制造着更多的白色垃圾。想想我们平常的网购产品,哪个不是被包装得里三层、外三层。据统计,当前外卖一年大约要消耗146亿个餐盒;快递一年则需要120亿个塑料袋、247亿米的封箱胶带,可以绕地球600多圈。在市场、商超等线下消费场所的“限塑”上,既有监管手段都已形同虚设,面对相对隐蔽的线上交易更是没有什么实质效用。

6364169253539996113950771.jpg

怎么办?把塑料袋的价格从三毛五毛涨到一块两块?“限塑令”的尴尬证明,价格杠杆靠不住。破解这个难题,我们需要从长计议,不能将目光仅仅聚焦在消费者身上,而要放眼整个产业链条,多处着力、齐头并进。比如,严控生产源头,打击违规的黑作坊,强制正规厂家使用环保材料;管理流通环节,倒逼消费场所提供更多元的选择,为不使用塑料袋的顾客提供打折、多倍积分等优惠;完善回收环节,以更详细的制度,更明晰的奖惩规则,引导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塑料回收……总而言之,我们需要新点子,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。

既然是“组合拳”,就要有力度,不能软绵绵。近年来,很多人呼吁将“限塑令”升级为“禁塑令”。这方面,有些国家已走在前列。比如,澳大利亚一些州规定餐饮行业、超市不能使用普通塑料袋,违规商家将会被重罚;日本则制定了《废弃物处理法》《容器包装再循环法》等一系列法律,并设置了极高的违法成本,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可能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。目前,国内一些省份也尝试着“禁塑”,从实际效果看,并没有引发消费者的强烈反弹。可见,在“限塑”这个利国利民的事情上,多点强制力没有关系。拿出更多硬手段,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真效果。

1.收购哥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收购哥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收购哥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收购哥或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收购哥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网友点评